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支撐和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能力,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現就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準确把握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機遇與基本要求
1.“十二五”以來,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戰略部署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管理規範和技術标準不斷健全,數字教育資源開發和應用持續深入,教育資源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設紮實推進,教師信息化意識與能力顯著增強。但從總體來看,與國家實施“互聯網+”等重大戰略的需求相比,與世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相比,與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相比,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還亟待提升。進一步推進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是适應當今教育改革和信息技術創新應用趨勢,如期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的必然選擇和戰略舉措。
2.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服務全局、突出特色,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深化應用、融合創新,完善機制、持續發展,努力改善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方式,提升現代化水平。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大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拟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體現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等職業教育特色。要适應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要求,突出行業與區域特點,注重對薄弱學校的幫扶,推動協調發展。要面向職業教育各領域、各環節,以應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創新教學、服務和治理模式。要探索建立共建共享、開放合作新機制,鼓勵行業、企業和社會參與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
3.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标任務。基礎能力明顯改善,落實“三通兩平台”建設要求,90%以上的職業院校建成不低于《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範》要求的數字校園,各地普遍建立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機制;數字教育資源更加豐富,數字教育資源基本覆蓋職業院校公共基礎課程和各專業領域,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台、認證标準和交易機制初步形成;應用水平顯著提高,網絡學習空間全面普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廣泛應用,自主、泛在、個性化的學習普遍開展,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職業院校決策、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水平普遍提升;信息素養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實現常态化,職業教育行政管理者和院(校)長的信息化領導力、保障支撐隊伍的技術服務能力、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學生的信息素養全面提升。
二、全面落實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點任務
4.提升職業教育信息化基礎能力。廣泛宣傳和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範》,采取“政府引導、标準引領、項目示範、分步實施”的方式,推進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加快建設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管理服務與資源服務信息化支撐平台。推動各地建設有線、無線一體化認證,高速、穩定、安全的校園網絡,加強數字媒體制作室、數字化教室等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礎建設,進一步優化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環境。在全國遴選推廣一批示範性虛拟仿真實訓基地,重點解決實訓教學中“進不去、看不見、動不了、難再現”的難題。把信息化幫扶納入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大政策、資金、技術、人才向中西部職業院校傾斜力度,采取送教上門、資源共享、教師結對等方式開展信息化幫扶,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實現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均衡發展。
5.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繼續推進建設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引導各地各職業院校根據區域、行業特點建設和完善省級、校級資源庫,突出資源庫“能學、輔教”的功能定位。支持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同建設面向社會服務的企業信息庫、崗位技能标準庫、人才需求信息庫、創新創業案例庫等開放資源。根據需要,有序引導各地各職業院校開發基于職場環境與工作過程的虛拟仿真實訓資源和個性化自主學習系統。探索建設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台,服務課程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依托專業機構,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平台的資源認證标準和交易機制,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強化優質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6.深化教育教學模式創新。開展信息化環境下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着力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适應信息化教學需要的專業課程體系,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推進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與應用,加強教與學全過程的數據采集和效果分析。鼓勵教師充分、合理運用數字教育資源開展教學,解決技能培養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廣遠程協作、實時互動、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等信息化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
7.加快管理服務平台建設與應用。鼓勵職業院校建成集行政、教學、科研、學生和後勤管理于一體的信息服務平台,支持學校實施校企合作信息發布、項目管理、頂崗實習管理、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就業信息分析等。推進平安校園、節能校園平台建設,實現對校園安全、能源管理過程跟蹤、精準監控和數據分析。推動職業院校加強管理信息化應用,做好信息采集、統計和更新工作,提高管理效能。統籌完善信息化管理服務平台建設,建立統一集中的基礎數據庫,提高全國職業教育數據共享水平。充分發揮管理信息系統在學籍管理、人員管理、資産及設備管理、日常教學、實習跟蹤、流程監控等重點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服務與決策水平,推動職業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
8.提升師生和管理者信息素養。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納入教師評聘考核内容。開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為特點的培訓,幫助教師樹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進一步完善信息化教學大賽制度,國家與地方每年舉辦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提高參與率,積極轉化大賽成果并廣泛共享。推動職業院校增加信息技術在基礎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加強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訓練,提高各專業學生信息化職業能力、數字化學習能力和綜合信息素養。開展管理人員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培訓,增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專業機構和職業院校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識,提升其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和評價能力。在職業院校推廣建立校領導擔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全面負責本校信息化工作;建立信息化部門和業務部門的分工協作機制,統籌規劃、歸口管理。各地要将職業教育管理部門和職業院校的信息化建設效果、信息化發展水平納入管理者績效考核。
9.增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各地各職業院校要按照《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建立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網絡安全工作體系,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結合職業教育實際,制定并完善相關規章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全面實施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制定方案,建立多層次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防護體系,按需配置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設備和軟件,構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防護環境。完善各地各職業院校信息公開與發布的流程、職責及相關制度,向社會各界展示成果、提供服務,努力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各地要制定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明确應急處置流程和權限,落實應急處置技術支撐隊伍,開展安全應急演練,提高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處置能力。
三、着力完善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各項保障措施
10.明确發展責任。各地要把發展職業教育信息化納入職業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總體規劃,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區域統籌,組織、推動、落實、監管職業教育信息化各項工作。職業院校要深化信息技術在人才培養、技術技能傳承和促進創新創業中的應用,加強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開發和使用。鼓勵各類信息技術企業、專業機構、行業組織等積極有序平等參與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持社會組織開展戰略研究,提供政策建議、決策支持和咨詢評估。将教育信息化作為職業院校基本辦學條件納入辦學評估指标體系并開展督導。引入第三方評測,建立科學的績效指标體系,形成制度化的評估機制。
11.健全工作機制。職業院校要健全信息化工作組織機構,建立信息化運維管理、安全保障、人員培訓、經費保障等機制。将信息化教學研究列入職業院校科研課題,将信息化應用能力要求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職業院校要重視信息化專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人才考評和激勵機制,增強專業化技術支撐隊伍服務能力。持續開展教育信息化專業人員能力培訓,培養一批具有較強能力的信息化人才,形成結構合理的專業隊伍。
12.調動多方參與。通過生均撥款、專項經費、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财政對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相關信息化産品與服務的準入機制、知識産權保護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調動參與各方的積極性。
13.完善服務保障。鼓勵各地各職業院校開展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研究、應用研究以及相關标準規範研究,設立信息技術教育管理和教學改革專項課題,形成一批有利于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研究成果。指導職業院校把信息化發展情況納入年度質量報告。充分發揮信息化相關專業機構與社會組織的作用,建立信息技術交流及信息化應用推廣平台,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定期舉辦職業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交流、研讨、培訓以及典型應用的推廣活動。
教育部